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的是?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的是什么-pg电玩城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的是,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的是什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是稳住粮食安全的压舱石。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提出,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黑土地是大自然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宝藏,大多在温带湿润气候草原草甸植被条件下形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黑土地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表层土壤有机质一年年积累、几千年至上万年才能形成黑土地。理论上来说,每一厘米黑土地的形成,都需要数百年的积累,特别适合农业生产,也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地。
目前,全球只有四大块黑土地,分别在北美的密西西比平原、中国的东北平原、乌克兰的乌克兰平原,南美的潘帕斯平原,四大块黑土地总面积不足500万平方公里。其中,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区主要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呈弯月状分布,面积约为103万平方公里。黑土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黑钙土、白浆土、草甸土、暗棕壤、棕壤、水稻土等7类,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为18.53万平方公里,也就是2.78亿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就是强调黑土地的稀缺性,需要下大力气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子孙后代。首先,黑土地对粮食生产具有基础性。耕地是用于生长农作物、生产农产品的土地类型,是农民和土壤生物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受到持续不断高强度农事活动的物理干扰,并接受、转化和消纳大量非耕地产出的有机物和化学品。其次,黑土地本身具有不可再生性。与普通人的认知不太一样,黑土地是一种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地球上陆地面积的局限性和土壤形成过程的缓慢性,决定了耕地像石油和矿产一样,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石。在当前农业生产模式不变的情况下,退化的黑土地不可能恢复到原始黑土地的肥力,黑土地退化是不可逆的。第三,黑土地具有不可贸易性。与石油和矿产资源不一样的是,耕地是一种不可移动的、难以替代的自然资源,其大规模运输和交易的成本非常高。迄今为止,黑土地大规模进行贸易,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不具有合理性。
长期以来,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人类并未对黑土地进行大规模地开发。20世纪初,我国大量人口开始迁徙到这片黑土地上,在这里开垦良田。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有组织地开展大规模农业生产,原本的“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东北黑土地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现在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4和1/3,已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
由于思想观念、耕作模式、过度开发等因素,黑土地重用轻养、只用不养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黑土地也“累得气喘吁吁”、甚至有的地方生了“病患”,我们也付出了极其沉重的资源与环境代价,环境承载力和粮食生产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有关专家研究,从东北黑土地开垦至今,土壤水蚀风蚀加剧、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耕层板结硬化、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有学者曾测算,如不加以保护,再有四五十年,黑土地就可能流失殆尽,极端的情况下,中国人的“大粮仓”甚至可能会变得寸草不生。
黑土地保护刻不容缓,已经引起各方高度重视。2017年,国务院同意中央六部委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促进东北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021年,中央有关部门已经启动了新一轮黑土地保护政策的研究,保护目标更加明确,政策体系更加系统,保护措施更加严格,支持举措更加有力。
长远来看,保护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需要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社会等措施,加快构建黑土地“建设、管理、使用、养护”四位一体的新格局,让黑土地健康、高效、可持续地为农业生产服务,也让14亿中国人手中的饭碗更加牢固!
关于本次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的是和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的是什么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